穆亦專欄 | 廣州灣不在廣州,聞一多《七子之歌》中的她如今成網紅打卡地
2023年03月06日10:51

遠眺赤坎古商埠歷史建築

文:穆亦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老街近年被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評為「中國最美網紅打卡地」,這裡何以受到遊客青睞、引發網民追捧?

原來,這裡是歷史悠久的古商埠,始形成於宋。當年留下的10個古碼頭,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也是赤坎人的鄉愁所在。

遊客留影

7號碼頭

清朝道光年間赤坎就呈現出「商旅攘熙、舟車輻輳」的繁榮景象。圖為遊客在廣州灣商會會址前拍照

大通街的大昌商鋪舊址

原來,這裡是晚清及民國時期中西合璧的法式建築群和南粵騎樓式建築群集中地,是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能反映近代嶺南歷史文化特色的建築群區域之一。

和平路老街的中西合璧歷史建築群

大通街參觀的遊客

民國風情街的古玩文化城

赤坎古商埠導覽圖

原來,湛江的前身叫廣州灣,1899年被淪為法國租借地,是舊中國被列強割讓、租借的七塊寶地之一。聞一多先生於1925年創作《七子之歌•廣州灣》,將她比作祖國母親被奪走的孩子,讓孩子來傾訴「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的悲哀之情,字字泣血。

今年70歲的廣州灣歷史民俗館館長胡賢光向遊客講述近代廣州灣歷史,這裡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聞一多先生創作的《七子之歌•廣州灣》及當年廣州灣地圖

老街風景

大碌竹(水煙筒)在赤坎歷史悠久,如今許多年輕人將其作為藏品收藏。鄭木森老師傅與大碌竹結緣多年,圖為他與親手制作的大碌竹

原來,近年湛江市赤坎區積極探索「文物+旅遊」模式,依託歷史文化資源,設計人文一日遊、古商埠一日遊、紅色旅遊線等一條條旅遊線路,遠近遊客紛紛慕名而來。

赤坎區堅持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微改造」方式,相繼建成一批非遺展覽館。圖為明德錢莊舊址活化成了明德藝術館。

赤坎老街改造並新辦200多家日用雜貨及古玩特色商店,豐富了遊客體驗。圖為擺放整齊的竹器店

琳瑯滿目的商品

商店

老街風景

飯店小食客

街頭攤販

赤坎區夜景

赤坎區迎來新的一天

原文刊於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更多推薦文章

內地節後返工首日 廣東召開近年來規模最大重磅會議:要再讓世界刮目相看

第十八屆深圳文博會探館紫荊文化集團 中華文化盡顯「國際範」

相關新聞